报道·观察

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

来源:云南日报          2024-09-27 09:51:55 【字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演绎了一段民族史册上的伟大传奇,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云岭大地上,各族人民在党的光辉照耀下,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谱写了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壮丽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出新步伐,呈现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生态美丽、开放奋进、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良好局面。

追赶跨越

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攀升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云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省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制定实施3年上台阶、8年大发展、15年大跨越的“3815”战略发展目标,持续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

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全省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从1949年不足10亿元(8.93亿元),到1995年突破千亿元大关,再到2012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聚焦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在2012年、2018年分别跨过1万亿元、2万亿元大关,2023年迈上3万亿元台阶,由全国排名第24位上升至第18位,年均增长7.6%。202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64107元,比1952年增长915倍。

经济结构实现从典型的农业经济到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巨大转变。1991年以前,云南的三次产业结构为“一二三”型(1952年为61.7∶15.5∶22.8),农业占比最高;1992年调整为“二三一”型(1992年为30.2∶35.4∶34.4);2002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02年为19.6∶39.9∶40.4);2023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14.0∶34.2∶51.8。

农业,打造云南经济亮丽名片。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年均增速达6.0%,高于同期国家增速1.9个百分点,其中2021年增速达8.0%,为30年来最高增长纪录,第一产业增加值排位在2020年首次进入全国前十,排在第九位,成为三次产业中唯一进入前十位的产业。

工业,铸起云南经济中流砥柱。党的十八大以来,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在全省上下成为共识,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工业经济从4000亿元台阶迈上7000亿元台阶,10年内连上4个台阶。工业内部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从“一烟独大”到烟草、能源、电子产业协同发展。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成为云南工业经济“新三样”。

服务业,构筑云南经济新优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云南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服务业蓬勃兴起。1952年,云南第三产业增加值2.62亿元,2023年增加至15558.15亿元,增长达到5783倍,占GDP的比重达到51.8%。

砥砺奋进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对云南提出了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三个定位”。全省干部群众牢记嘱托,向“三个定位”目标全面发力,谱写了新时代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云南篇章。

在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方面,有形有感有效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累计创建137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高质量建成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民族地区经济增速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努力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方面,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九湖水质总体向优向好,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居全国前列,美丽云南建设全面提速。

在努力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方面,务实推进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创新开行“沪滇·澜湄线”“澜湄蓉渝欧快线”等国际货运班列,中老铁路发展远超预期,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更加密切、人文交流日益深入。

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风险,围绕“三大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构建符合云南实际、具有云南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年,云南农产品加工产值超1.4万亿元,绿色能源产值达3993.78亿元,实现旅游收入1.44万亿元,“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唱响全国。随着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的深入实施,昆明、曲靖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和磨憨、瑞丽、河口沿边产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在崛起。

大抓产业发展、大抓招商引资、大抓营商环境、大抓经营主体,民营经济成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骨干力量。2023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5700.92亿元,同比增长5.1%,高于同期全省GDP增速0.7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达52.3%,对GDP贡献率为60.7%。

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云南持续推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大力支持企业加强重点技术攻关。2022年云南R&D经费支出313.53亿元,比2013年增长近3倍,高新技术企业增长25%,总量超过3000户。

春华秋实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云南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75年来,云南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至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28元提高到4356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31元提高到16361元,分别增长132倍、124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多措并举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推动农村居民生活持续改善,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城镇居民。2012年至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7%,高于城镇居民2.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的3.44下降到2023年的2.66。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快形成。

从阡陌农田到公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释放云南经济快速增长潜力,绘就七彩云南天堑变通途、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美丽画卷。

“三线建设”时期,云南先后建成成昆铁路、贵昆铁路;1996年10月,云南首条高速公路——昆嵩高速公路建成;1985年,中国首批地方航空公司——云南航空公司在云南落地;1993年,云南第一座百万级水电站——漫湾水电站投产发电,之后30年来,云南水电建设如火如荼,目前已拥有世界前十大水电站中的4个。

2014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达11498.58亿元,比1952年的0.59亿元增长19488倍,2013年至2023年全省投资年均增长11.2%。

如今,云南“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总里程从2018年的5200公里提高到2023年的10466公里,居全国第二位。“八出省五出境”铁路网不断延伸,总里程从2018年的3900公里提高到2023年的5222公里,14个州市通铁路,其中9个州市通高铁。“两网络一枢纽”航空网加快推进,民用运输机场达15个,居全国第四位。目前,云南电力装机容量超过1.3亿千瓦,“西电东送”31年来累计送电量达1.6万亿千瓦时。中缅油气管道成为我国四大能源战略通道之一。

风生水起逐浪高,砥砺奋进正当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云南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推进“一个跨越”“三个定位”,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大力发展“三大经济”,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

收藏      |      分享到:
 相关文档:
中国政府网
微信 微博 电脑版
主办单位:欧冠冠军足彩_欧冠足球竞猜-投注|官网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 政协云南省委员会 |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 |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 云南省检察院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欧冠冠军足彩_欧冠足球竞猜-投注|官网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公众号 微博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